跳转到主要内容

试卷完整试题列表

贵州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2024年公需科目考试

教育学成为一门专门科学研究领域的标志是( )

A. 弗朗西斯·培根在1605年出版的《学术的进展》中将哲学分为自然神学、自然哲学和人类哲学。其中,在人类哲学之下,出现了阅读校勘和学校学习两个领域,使得教育学从哲学知识体系中分解出来
B. 1891年哈佛大学哲学家乔赛亚·罗伊斯(Josiah Royce)在《教育评论》创刊号上发表了名为“教育是一门科学吗?”文章
C. 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信息科学部下新增一个专门用于支持教育科学基础研究的申请代码“F0701”(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通过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推进教育创新发展、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D. 哥伦比亚大学于1898年设置教育学院(Teachers College)

大数据是来源众多、类型多样、大而复杂、具有潜在价值但难以在期望时间内处理和分析的数据集:大数据是数字化时代的新型战略资源,是驱动创新的重要因素,正在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从类别上看,大数据的种类十分多样,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健康、基因、( )等;从来源上看,大数据主要有政府、企业、开源共3个来源

A. 通信主要动力
B. 气象
C. 信用
D. 社交大数据

科学家精神包括()内容

A. 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B. 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
C. 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 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D. 敢为人先、敢于创新的创新精心;无私奉献、不求汇报的风险精神

下面对人工智能是通用目的战略技术(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ies )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通用目的技术是使能技术(enabling technology),但不是完整的最终解决方案
B. 人工智能犹如历史上蒸气机、电力、计算机和互联网等发明创造,是一种通用使能技术,正深刻地以史无前例速度改变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
C. 人工智能天然具备推动学科交叉的潜力,其与不同学科专业知识结合,形成AI+X的新研究格局
D. 人工智能是通用目的技术,因此就是解决方案的全部,与其他技术没有任何联系

全球人才高地应有哪些标志

A. 国际化创新人才集聚度高
B. 国际化创新人才辐射度高
C. 国际化创新人才流动度高
D. 国际化创新人才开发开放度高
E. 国际化创新人才创新贡献度高
F. 国际化创新人才价值实现度高

党中央高度重视数据开放与数据保护。为此,我国2021年陆续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进一步统筹数据的开发利用、隐私保护和公共安全,这有助于明确( )等规范。既积极开放数据,也加强对数据的治理监管,加快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以市场为导向构建政府、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数据流通新生态

A. 国家产业互联网
B. 数据确权
C. 交易流通
D. 安全保障

“()为重点的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要全面推进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软件企业,重点突破关键软件,推动软件产业做大做强,提升关键软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

A. 加快建设以5G网络
B. 全国一体化数据中心体系
C. 生产方式数字化转型
D. 国家产业互联网

“十四五”期间,要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具体包括( )

A. 完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重要水系源头地区、自然保护地转移支付力度
B. 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
C. 完善森林、草原和湿地生态补偿制度,推动长江、黄河等重要流域建立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D. 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制度、供需对接机制、经营开发制度、价值实现奖惩机制和支撑机制,探索多元化实现路径

成功实施智慧农业需要()

A. 合理安排政府补贴的节奏
B. 聚焦农业补贴额度,形成良性示范点
C. 实施科技人才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D. 提供给农业落地的必备条件,形成整套服务体系
E. 分门别类定位农业产业,提高相应类别销售能力和附加值

标志着人工智能首次走上人类历史舞台的事件是( )

A. 1955年8月,四位学者提交了一份名为《达特茅斯夏季人工智能研究项目建议》的稿子,首次使用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这一术语
B. 1937年,图灵发表了《论数字计算在决断难题中的应用》论文,提出了图灵机模型
C. 1997年, IBM公司的“深蓝 (Deep blue)”计算机程序战胜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
D. 1937发表了名为《人工智能:一份全面报告》(又称莱特希尔(Lighthill)报告)的文章,这一报告导致人工智能第一次隆冬来临

下面对智能技术进步驱动教育创新或演变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传统量化教育学研究主要通过调查问卷获得有限的样本,人工智能驱动下现代教育学研究主要通过数据采集挖掘获得海量的自然数据
B. 教育正从“知识本位教育”(Knowledge Based Education)转向“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从而实现知和行的统一
C. 人工智能在教育中会出现虚假信息、隐私泄露等问题,因此在教育中要避免使用人工智能
D. 运用人工智能可促进学习环境、教学方式和教育管理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