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被他人使用足以造成公众混淆的笔名、艺名、网名、译名、字号、姓名和名称的简称等,参照适用()保护的有关规定。 A. 姓名权和名称权 B. 生命权和身体权 C. 健康权和姓名权 D. 名誉权和肖像权 查看试题详情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奇迹和()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A. “双轮”驱动经济发展;社会长期稳定 B. 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 C. “双轮”驱动经济发展;经济快速发展 D. 科技创新发展;社会长期稳定 查看试题详情
下列选项中,关于科技创新方面的新趋势,描述不正确的是()。 A. 重大创新将更多来自跨领域、跨学科的交叉融合,场景驱动和数据驱动成为新趋势 B. 科技创新活动日益表现出大众化、集群化、社会化、网络化的特征 C. 生物与信息加速融合,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相互渗透,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边界日趋模糊 D. 传统能源清洁利用成为推动各领域向智能化跃升的一个重要引擎 查看试题详情
下列选项中,关于“人格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人格权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法定权利 B. 人格权原则上只能由本人行使 C. 从内容上看,人格权属于非财产性权利 D. 宪法上的人格权对抗的是其他平等主体对自身的伤害,民法上的人格权对抗的是国家权力的侵害 查看试题详情
从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被第一次科技革命后建立完整的科技体系和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英国所超越看,大国崛起呈现的历史规律为()。 A. 创新强国—经济强国—政治强国 B. 经济强国—政治强国—创新强国 C. 创新强国—政治强国—经济强国 D. 政治强国—创新强国—经济强国 查看试题详情
关于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有()。 A. 面对逆全球化杂音,中国要继续坚持高举经济全球化大旗,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 B. 未来的发展进程不能仅仅依靠、依赖和利用国际市场,需要更加注重利用自己的内需优势,以此构建独立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 C. 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把自己封闭起来发展是要不得的,要想办法参与和带动国际经济循环,把国内国际循环统筹起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不同于过去的新的发展格局 D. 构建国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查看试题详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行为人因侵害人格权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的,应当与行为的具体方式和造成的影响范围相当。行为人拒不承担前款规定的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在报刊、网络等媒体上发布公告或者公布生效裁判文书等方式执行,产生的费用由()负担。 A. 行为人 B. 受害人 C. 人民法院 D. 人民检察院 查看试题详情
下列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相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重大调整,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整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三章,设立“一般规定”和“产品责任”章 B. 扩大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 C. 增加了知识产权侵权的惩罚性赔偿 D. 实质修改了公平责任 查看试题详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A. 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 B. 动物售卖商 C. 动物 D. 动物饲养人所在单位 查看试题详情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1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之八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年前达到峰值,力争()年前实现碳中和。 A. 2025;2030 B. 2025;2060 C. 2030;2060 D. 2035;2060 查看试题详情